公司新闻
首页  -  新闻中心

全自动热解析仪标准化操作指南

2025-08-06 10:18:30


一、操作前准备:环境与设备检查

环境安全确认

实验室通风良好,远离火源、易燃物及强电磁干扰源(如大型电机)。

温度控制:5-35℃;湿度≤85%,避免温湿度剧烈波动。

仪器放置于坚固、水平平台,避免阳光直射或震动。

设备状态检查

气路系统:氮气钢瓶压力≥2MPa,仪器反应压力0.5-0.9MPa;检查气路接头无漏气,皂膜流量计验证流量稳定性。

电源系统:接地可靠,电压218-242VAC,频率49.5-50.5Hz。

部件完整性:进样口、加热模块、传输管路、吸附管安装头无堵塞或泄漏。

校准验证

温度校准:误差≤±1℃(标准温度计验证);根据化合物调整解析温度范围。

二、样品准备与装载:防污染规范

样品采集与保存

选择采样介质(如Tenax-TA吸附管、聚四氟乙烯滤膜),采集后立即密封,VOCs样品需在48小时内检测。

样品装载

吸附管或样品盘插入专用支架,固定牢靠;操作时佩戴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样品。

密封性检查:吸附管与安装头、热解吸炉连接处无泄漏,必要时涂抹真空脂。

三、参数设置:精准控制解析条件

温度程序设定

初始温度:30-50℃,保持1-2分钟(去除水分/低沸点干扰物)。

解析温度:苯系物180-220℃,多环芳烃250-300℃;升温速率5-20℃/min(常用10℃/min)。

保持时间:高温保持2-5分钟;冷阱温度-150℃至-30℃(解析时快速升温至200-300℃)。

载气与流量控制

高纯氮气(≥99.999%),流量20-100mL/min(常用50mL/min);皂膜流量计校准稳定性。

程序保存与调用

参数保存为预设程序(如“VOCs分析_202507”),便于后续直接调用。

四、启动运行:实时监控与异常处理

系统启动

自检(1-2分钟),确认无报警后进入待机状态;启动载气,观察压力/流量稳定。

程序执行

自动执行加热、解析、冷阱富集(可选)阶段;实时监控温度、压力、流量曲线。

异常处理

温度超调:检查温控模块或加热元件。

气路堵塞:更换吸附管或传输管路。

泄漏报警:肥皂水定位漏点并紧固。

五、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

数据采集

自动生成色谱图/质谱图,软件(如Chromeleon)实时显示峰高、峰面积。

结果处理

定性分析:保留时间或质谱库匹配。

定量分析:外标法/内标法,校准曲线R²≥0.995;重复性验证RSD≤10%。

报告生成

包含色谱图、峰表、浓度值,标注实验条件、仪器型号、操作人员;支持PDF/Excel导出。

六、关机与维护:延长设备寿命

系统关闭

程序结束后,热解吸炉冷却至50℃以下关闭电源;释放气路压力。

清洁与保养

内部:无尘布擦拭热解吸炉、传输管路;外部:湿布清洁(禁用有机溶剂)。

易损件更换:吸附管、O型圈、进样垫每100次实验更换一次。

定期校准

每3个月校准温度和流量;年度维护检查电路、加热元件、传感器。

标准化操作的价值

数据可靠性:RSD≤10%,减少人为误差。

设备安全性:避免过热、泄漏,延长寿命(≥5年)。

合规性:符合HJ 583-2010、EPA 8260等标准,满足环境监测、职业卫生监管需求。

示例场景:某环境监测项目通过标准化操作检测土壤VOCs,优化解析温度(220℃)和流量(50mL/min),成功分离苯、甲苯、二甲苯,检测限低至0.1μg/kg,数据通过省级互认,为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。

0.168020s